绿树阴浓微风起,五月榴花照眼明。
6月11日上午,我校的杰出校友、原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、清华大学四川校友会会长陈进禄,中国空气动力测控学泰斗级专家、技术少将施洪昌等回到母校,重游校园。启东市政协副主席宋逵等陪同,陈仲刘校长等热情接待。
在陈校长的带领下,陈进禄、施洪昌等一行首先来到奥林匹克碑前,听取奥赛学子获奖情况的介绍;随后一起来到校史馆,重温母校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,对师生们取得的成绩倍感欣慰;最后,大家在会议室进行座谈活动,部分高三学生参加了座谈会。
青春荏苒,时光在飞逝。
在校史馆,面对学校的变迁图,陈进禄、施洪昌等感慨良深。他们给大家指认当年的校长,看到校友录中自己的照片,开心地与自己合影留念;观看学校九十周年庆典专题片后,心情万分激动;在出口的电子签名处,欣然签名。
走出半生,归来仍少年。
座谈会上,陈校长介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,还特别提到了学校以科创发明这一特色为发展方向,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,努力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的优秀人才。
陈进禄老先生回忆往昔,深情回顾自己的求学、工作经历。陈老认为学习方法很重要,“大学给你的不是面包,而是猎枪,面包吃完了就没了,要学会自己拿枪去打猎”。陈老讲到,启东能在原先的盐碱地上取得棉粮双丰收,靠的就是启东精神,拓荒精神;他说自己83岁了,还在学习,“要向年轻人学习,因为年轻人有闯劲”。他诚挚赠言三句,勉励年轻学子:一个人,一定要有奋斗目标;有了目标,还要为之奋斗终身;机会是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,没有准备,机会可能与你擦肩而过。
施洪昌少将也语重心长地勉励大家,要注意学习方法,注重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的全面发展,“先把人做好,再把事情做好”“要爱国,学好本事,报效祖国”。成都永陵博物馆馆长、文博副研究员彭建平也深情期望,学子们能结合自己的喜好填写志愿,并多多了解家乡启东的人文地理。
座谈会期间,陈进禄和彭建平校友先后赠书母校。
此地一别,孤蓬万里征。
在互动环节,陈进禄老先生很耐心地回答学生提问,为学生描述清华园的学习氛围——“双肩挑”,学习好,生活丰富多彩,多担任社会工作。
前辈们发自肺腑的谆谆教导,给年轻学子以深刻启迪。学子们纷纷表示,一定铭记告诫,为自己制订新的人生目标,好好学习,回馈社会,报效祖国。